试谈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继承和创新

2019-08-20 15:10

摘自:《人教社》

[摘要]: 与之前相比,当前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力度较大,如何编制出一部既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又反映时代要求的优秀的高中历史教材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为此,业内人士也从不同的角度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人们普遍认识到,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是编写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创新是历史教材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永恒主题,但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追求科学合理。实践证明,教材编制切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只有在潜心钻研,继承、借鉴优秀传统和经验基础上,才能产生符合客观实际和科学合理的创新成果。具体来说,在教科书的功能、内容选材、知识体系和表述方式等方面都要坚持这一原则。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科书;创新与继承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从而引起高中历史课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新变革。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和变革,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相应做出调整。在编写教科书时如何进行创新,如何才能编写出一部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反映时代要求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创新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追求科学合理,正所谓“没有不变的观念,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材,因此更新是常态,更新的结果更为合理则是不变的要求。”[1](65)因此,所有的创新都应该建立在分析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历史教科书的分析,继承其中合理、优秀的成份,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创新,才能编写出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因此,继承和创新是编写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教科书功能的继承和创新

(一)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基本功能

要编写一部历史教科书,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功能。必须承认,随着时代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功能也会有差异,但其基本功能是不变的。首先,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学生获取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科基本技能的工具。这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自近代“新学”实行一百多年来,中国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特别是新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以历史眼光看问题的能力方面,建国后,人教版的历史教科书经过多年的探索,在这方面可以说成就斐然。另外,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意志,按照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毫无疑问,这是编写历史教科书的基本原则。

(二)历史教科书功能的发展创新

传统的历史教科书有很多宝贵的经验,这是我们必须继承的。但仅凭继承前人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历史教科书应该赋予新的功能,实现教科书功能的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也就是希望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这是课程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的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无疑,它将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巨大影响。例如,新课标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要适应这种新理念就必须具备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这就需要在教科书编写体例和内容等方面探索创新。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课文导言中安排了两个“探究的主要问题”:“明清两朝在政治制度上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学习课文,从课文内容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思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了解正文内容以外,还通过阅读两个“学思之窗”栏目提供的文献材料,思考其中所提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接近了课文导言所提的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的编写体例,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了解历史知识,还有助于他们逐步掌握通过文献资料和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

二、内容选材的继承与更新

知识内容是教科书的基本载体,教科书所承载的教学理念最终要通过内容反映出来,因此,内容选材是编写教科书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内容选材要反映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另一方面,内容选材也要体现学科特点和中学教学实际。在这方面同样存在着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一)坚持内容选材的基础性和教育性原则

基础性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材一贯坚持的原则。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教科书只能选取基础的内容,所谓基础应该是那些史学界公认的、能够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主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其学术观点,而不是编者的一家之言。当然这些内容也应该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即符合中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教育性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材时另一个重要原则。所谓教育性应该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能力教育两个方面。毫无疑问,任何一种中学历史教科书都不会忽视它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编写历史教材,主要目的不在于客观描述历史的面貌,而在于让历史起它的教育作用。” [2](35)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历来重视选取那些对学生有教育作用的内容。历史教科书的教育性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思想品德、民族精神和历史观等内容。中学历史教科书在提到某个历史人物时,除了叙述他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还可能介绍他在某方面的优良品德,以此来教育学生。同时,培养民族精神也是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无论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对这一点都特别予以强调。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近代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和现代五十多年蓬勃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逐步加深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尊不屈等优秀的民族精神的认识,强化爱国意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编写历史教科书时,加强这方面内容的选择就显得非常必要。当然,通过历史课的学习,特别是对外国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一贯追求的目标。此外,中学历史教科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在历史教科书编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内容选材方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历史观,通过具体的史实,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中学历史教科书通过生动简明地叙述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使学生感受历史,从而使德育教育更加真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历史学科的教育性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实践证明,按照这些原则组织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材,有助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发展和进步,这是我们在进行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材时应予以坚持的。

所谓知识能力的教育性并不在于教科书本身承载了多少知识,要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能力训练,教科书在内容选材方面就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学习内容。以下一些做法是过去的历史教科书编写者一直坚持的,我们在编写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时也不可忽视。第一,突出重点,减少难度。高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是建立在特征认识之上的,也就是说他们擅长于认知某个知识点的基本特征。教科书编写者不能要求高中生像一个历史学家那样深刻认知某个知识点,因此,教科书在表述历史知识时只能选择突出表现其特征的内容,而不必剖析其深层次或衍生的内容。第二,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背景的内容。高中学生对周围环境和现实社会的认知比初中生有了较大提高,凡是与他们认知的周围环境和社会现实有关的知识,都可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教科书在选取历史知识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这一认知需求。比如,教科书在谈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时,适当地提及今天英国的政治体制;在谈到现代主义绘画艺术时,也可以鉴赏一些当代流行的现代主义绘画作品;在阐述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时,选择汽车、火车、电灯、电话等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外,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以避免不同学科相关内容的雷同或矛盾,也是教科书内容选材时要考虑的环节。第三,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适当补充内容。过去,由于初中和高中有通史教学的任务,尽管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深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可是基本结构非常类似。为了避免内容重复,教科书编写者在这方面花了很多精力。现在,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体系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这有利于避免初高中内容的简单重复。但是,知识点重复的问题实际上仍然存在。而且,由于初中历史也采取专题式叙述方式,这就可能使得高中教材中涉及的某些内容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因此,编写高中历史新课标教科书时,在选材上就要注意既要尽量避免与初中教科书的简单重复,又要适当补充一些知识以和初中教科书相衔接。要避免简单重复,一方面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阐释初中教科书曾经出现过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地选用一些能反映同一历史问题的新的内容。例如,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历史实验教科书必修 3在谈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时,就重点介绍了十进位值制、赤道坐标、杂交育种、针灸疗法和应县木塔等新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中国古代的原创发明,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初中教科书已经讲过的四大发明,高中教科书虽然也用了一个目,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而是侧重介绍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这样安排,既是为了避免和初中内容的简单重复,便于初高中内容的衔接,也更加符合历史的真实,使学生加深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认识。类似的安排,贯穿于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历史教科书的始终,这样有利于把初中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程度。

(二)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教科书内容选材的不断更新

教科书内容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在内容选材上不断加以调整,这种调整首先要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相符。此外,还要跟踪学术研究,汲取那些新的、成熟的研究成果。另外,根据社会的需要,适时调整选材的角度和范围也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近十多年来,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内容选材上已有了不少的变化,例如,政治史内容相对减少,而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的内容逐渐增加。由于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体系与以往相比,变化较大,所以在编写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时,选择知识内容就显得更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根据模块和专题的主题确定知识点内容的取舍。教科书的编写者在编写历史教科书时,往往习惯于把要说的知识点说得尽可能全面,深怕遗漏了哪一方面。但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课程标准的模块和专题结构决定了教科书选择某个知识点只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不是为了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本身,所以教科书重点只是选择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那个知识点。例如,课标规定,必修Ⅱ第 4个专题的第3个问题是:“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必修Ⅲ第7个专题的第5个问题是:“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互联网的有关内容。但是,前一个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主题,而后一个则立足于把互联网作为“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的一个重要部分来阐述。这两个模块对有关互联网内容的选择是不同的。因此,教科书选材时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才能恰当地选择能够反映本专题主题的内容,突出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同时,这样做一方面便于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不同模块或专题间的重复,也有利于简化教科书的内容。

第二,加强选取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和现行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课标特别强调通过高中历史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一方面指人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如,健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高尚的情操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理解等;另一方面是指要能正确理解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通过历史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2]因此,在课程标准里明确规定了此类学习内容,如,希腊智者学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编写教材时,除了要依据课标的内容标准,选取上述内容外,还要注重选取一些内涵深刻、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案例。例如,在介绍浪漫主义文学时,人教版教科书摘录了雪莱《西风颂》的一段:“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些材料的引用不仅向学生传达了必要的历史信息,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文学的审美熏陶。再如,在介绍工业革命时,人教版教科书除了在正文部分充分肯定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外,还在课后作业部分,安排了一道阅读与思考题,通过一幅乘船游览污水横流的泰晤士河图画,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在增加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自然和社会造成了潜在的危害,从而加深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解。

第三,尽量安排适应现阶段学生的生活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的教学内容。

三、知识体系的继承与创新

课程内容安排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这就牵涉到教科书的知识体系问题。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把高中历史课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必修和选修模块,其中必修为三个学习模块,通过 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介绍了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和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相比,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明显的特征是以特定的历史专题取代了通史,同时中外历史分编的现象也被打破,实现了中外历史的混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新的教科书知识体系,就成为教科书编者和广大中学历史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笔者以为,新的教科书知识体系既要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必须适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

(一)教科书必须尊重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实现知识体系的创新

课程标准倡导克服单纯的传授式教学的弊端,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模块和学习专题安排学习内容,淡化历史学科的专业体系特征,加强中学教育的基础功能。它希望通过解剖麻雀式的案例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透彻了解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的平台。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现象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体系。因此,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取向集中、系统建构灵活。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必修三个模块分别用八九个不等的中外历史专题,以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人类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重要内容,从而学会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不同的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每个专题集中提供了一些了解、认识某个特定历史现象的案例。课程标准注重专题内主题突出,虽然各个专题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发展逻辑,但并不特别强调专题间学科体系的完整,从而为各个专题间的灵活安排提供了方便,这就为学生在学习中多方位、多角度自主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创造了条件。仍以必修Ⅲ为例,既可以纵向地了解某个方面的历史发展,如,通过学习思想史、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认识文化史的发展脉络;也可以横向地比较学习某个主题的中外历史内容,从中加深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具体来说,第一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通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出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及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着重介绍了孔子等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成就,线索单一、案例生动,比较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在对这些古代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的学习中,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演变的认识。学习完本专题后,可以按照教科书顺序学习第二专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这是在了解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之后,再学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以了解同一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史的不同方面的内容。除了上述教学思路外,教师也可以按照思想史的发展线索紧接着学习第三个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第四个专题“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是在了解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大致情况之后,再探索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发展。此外,还有第三套方案,就是教师甚至可以决定直接学习第六个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通过学习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思想的发展,对古代中外思想的演进进行横向比较,认识中外思想的异同。

(二)继承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传统,遵循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学科学习特点,历史学科也不例外,虽然课程标准淡化学科的系统性,但并不排斥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安排知识内容。毫无疑问,时间、地点、事件和人物是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教科书只有在充分考虑历史的年代顺序、历史事件发生地点以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知识,才能确立起基本符合历史学科逻辑发展线索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创造尽量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情境,便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在某个历史专题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历史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构建相对完整的历史发展基本脉络。所以,教科书就有必要在课程标准框架内,作一些适当的链接,以便使各个模块和专题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可以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例如,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每个专题前的导语部分,用非常简短的文字介绍了本专题内容所处的历史大背景,同时,在内容叙述中也尽量注意与其他模块或专题相关内容的有机联系,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尽量弥补专题史体例可能产生的历史发展脉络不清的缺陷。

四、表述方式的继承与创新

随着内容选材、功能和体系的变化,历史教科书表述方式也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创新。如果说现行旧教科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新教科书则应更加注重学生主动认知知识;前者着重让学生知道结论,后者则强调让学生自己获取结论。有人认为这二者的不同是教科书编写中的所谓已知结构和未知结构的不同, [3]似乎有一定道理。毫无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构建知识结构,这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新的方向。就高中历史新教科书而言,课标所规定的模块和专题式的结构,更适合这种未知结构的教科书表述方法。教科书尽量减少罗列已知的结论,通过提供一些生动的事例,预设矛盾未知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探究方式主动寻求符合或接近历史客观实际的认识。在这里,教科书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也不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灵活地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这样,教师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学习的伙伴。学生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接受者,而且是合作者和参与者。围绕着这个目的,教科书内容的表述就应该更多地选择能引导学生通向未知知识结构的生动案例以及预设矛盾情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但是,表述方式的创新同样不应排除对传统历史教科书表述的继承。有人认为现行历史教科书过于枯燥,应该编写成像《三国演义》那样学生就爱看了。笔者不知道有多少中学教师同意这样的看法。事实上,尽管人们对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表述方式有这样或那样的意见,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表述方式在很多方面还是接近于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的,它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值得教科书编写者借鉴。1.保持教科书历史名词和历史概念的一致性和通俗性。历史名词和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也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基础。我们知道,有些历史名词和历史概念有不同的表述,教科书一方面要注意和初中及其他相关学科保持一致,以免学生产生歧义;另一方面也应尽量选用那些教师和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容易明白的表述方式。2.适当保持简单、直接表述历史的方法。建立未知结构的教科书,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内容都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实际上,如果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无论大小,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自己去探索结论,那恐怕不太现实,也没有必要。让学生直接接受结论性的知识也未尝不可,只要这个结论“写得鲜明,是非褒贬,一看就清楚”。[4]就像中学数学中的公式,有些需要推论或证明,有些则是先记住这个公式,懂得应用,不要求推论或证明,这其中有些公式学生到了高年级自然会推论或证明。我们知道,很多历史知识需要一定的知识或社会经验的积淀做辅垫,才能真正理解,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的精神;另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堆砌过多的知识让中学生自己去琢磨、探究,显然不切实际。因此,简单、直接表述历史知识仍然是教科书经常用到的方法,只不过这种表述是建立在通俗易懂、平等对话的基础上。3.既要保证案例的生动,又要避免过于文学化。历史教科书不是文学作品,也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读物,教科书语言应该平实易懂、立论有据,经得起推敲,不会产生歧义。4.在表述活跃的同时,要坚持内容表述的相对完整。图文并茂、栏目活跃是许多历史教科书表述方式创新的重要手段,但是,任何手段的使用都应因时因地而异。对于高中历史教科书而言,由于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初中生更长,因此,文字表述内容的相对完整就变得十分重要。图画、地图、图表以及栏目等辅助手段就要做一些适当精减,它们的设置角度也相应做出调整,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多地转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人教版历史教科书长期延续的传统。在编写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时,仍然坚持这一点,某种程度上甚至更加强化。例如,不再设立小字内容,全部文字内容可以一气呵成;课文中的栏目也大为减少,每课时一个“学思之窗”,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探究的问题,让他们能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又可以尽量避免打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学习。

总之,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我们认真理解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也要求我们深刻认识过去历史教科书的得失,更要深入分析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只有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立足于教学实际,不断创新,才能编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历史教科书。

[参考文献]:

[ 1]李纯武.历史文稿选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3]范红军.试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已知结构和未知结构[J].历史教学,2003,(4):15-17.

[ 4]赵恒烈.历史教育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384.